民族乐器“瓶颈”:材料少 传承难 |
编辑:惠州亚通空调有限公司 字号:大 中 小 |
摘要:民族乐器“瓶颈”:材料少 传承难 |
“中国民族乐器的发展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主要在于原材料的紧缺和技能工的培养,在上海本地,几乎没有人愿意学这些技能。”上海民族乐器厂厂长王国振在“2010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上说。
材料少 替代品难找 与国外乐器展区的嘈杂电子混音相比,中国民族乐器展区相对安静。从古筝、二胡、琵琶到古琴,以及零碎配件,传统民族乐器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民族乐器的发展依然有很多瓶颈问题,这与西方音乐对市场的进驻以及民乐本身的发展不无关联,但据业界人士透露,近年来古筝的销售量紧追钢琴,民族乐器依然具有很大潜力。 上海民族乐器厂一厂长王国振认为中国民族乐器发展正面临一些瓶颈,如从制作二胡的传统工艺来说,蟒皮二胡在我国已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因二胡的琴筒振动膜采用蟒皮制成俗称蟒皮二胡,音质独特,除了国内市场需求,也受到国外市场的欢迎。但据中国乐器协会介绍,以2003年的产量为例,共生产各种档次二胡近40万把,蟒皮资源的消耗严重。因此,2005年1月1日起蟒皮二胡实行市场准入管理,所有生产、经营或个人合法持有需要流转的二胡都必须配有国家林业局核发的“二胡收藏证”。“这个行业一直在寻找蟒皮的替代品,也试验过人造蟒皮,但在音质上还是会有影响。”王国振认为,这个技术难关对于整个二胡制造业来说是个很大的瓶颈。 另外,有些高档乐器的制作往往需要名贵的木材,小叶紫檀制作的古筝售价在6万元左右,音色清脆但价格昂贵,原因在于一吨原材料的价格在70万元到100万元,而且历来有“十檀九枯”的说法,可利用的一般只有30%至40%。一般的古筝会采用酸枝木(红木)来制作,由于原产地的关系,也需要从东南亚地区进口。环保理念被重视之后,人们试图采用生长较快的竹子来替代木头,用在琵琶的“颈部”,但在音色上还需要技术攻关,目前仍在研发和调试阶段。 几乎没人愿意学 中国民族乐器的制作中,离不开手工艺人的熟稔技术,“业内人常说制作一把好的二胡需要十年的功力,但现实情况是,老师傅越来越少,年轻人又怕苦不愿学。”据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技术负责人介绍,现在厂内中高级职称的师傅有50人左右,徒弟们很多是木匠出身,是从各地招聘来的。“由于木材不同,纹理、湿度、密度都会对音色造成影响,一把好的二胡是需要老师傅凭经验进行‘微调’的,没有现成的章法,只能靠悟性。”据相关技术人员介绍,即使现在的切割都可以动用机器,但在拼接和打磨部分还是需要手工艺人那种传统手艺来完成,特别是追求音质的高档乐器。乐器的时尚外观设计常常由年轻设计师来做,但他们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必须与老师傅进行制作工艺上的沟通才能完成。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手工艺传承人的培养途径很少,而一些音乐学院也只有提琴专业会培养相关专业学生。 “2010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汇集了27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家厂商参展。10月12日至15日于上海举行。 |
上一条:11.18室外儿童乐园最新报价 | 下一条:Garmin公司总收入下降 户外/健身收入上涨 |